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17-10-11 20:48:29

生物技术专业简介

一、专业定位

立足沧州,面向基层,凸显地方特色,培养具有专业基本理论,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良好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主要学习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基因重组技术等课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注重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全面、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较完善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基地。紧密依托地企资源优势,以服务地方发展需求为引导,校地企协同共建、互动双赢,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创新精神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生命科学基本理论知识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1.思想政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专业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分离、发酵技术、生物分析与检测等专业技能。

3.职业信念:热爱生物技术专业,注重专业发展,能胜任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的工作。

4.扎实学识:掌握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实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研究论文,参与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的能力。

5.职业发展: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及生物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备从事生物药物、生物制品及分子生物学领域新产品与新品种开发、科学技术研究、产品生产、生产管理及生物制品安全与检验的基本能力。

三、毕业要求

1.价值观及职业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能够在生物技术行业的工作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1.1了解中国国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提升思想道德水准与人文素养,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能够正确认识生物技术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规范,并能够在实践中自觉遵守。

2.专业能力:系统扎实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解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生物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具备生物技术实验操作技能,具有自主创业、参与生物制品研发等方面的能力。

2.1掌握生物技术的核心知识领域,包括生命化学基础、细胞结构功能与重大生命活动、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及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特征与代谢、生物遗传、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2.2理解生物技术实验的基本原理,包括独立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等,掌握操作流程及技能。

2.3 掌握数学、化学、物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解这些学科与生物统计、生物化学等的交叉融合,并能贯通运用。

2.4掌握生物技术在工程领域运用的基本原理,理解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与学科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

3.问题分析:能够应用生物、数学、化学、物理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认知、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发现、 提出、分析和解决生物技术领域的科学与技术问题。

3.1 能够运用自然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对生物技术研究相关的实验、技术路线和生物产品设计、加工进行合理性、可行性的分析识别和判断。

3.2能够利用生物技术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辅助知识正确表达生物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探讨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够通过文献调研和科学实验等方法确定可行的解决方案。

4.研究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生物技术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整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利用生物学原理,通过文献查阅和实验等手段,对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实践运用过程中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分析。

4.2 能够针对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复杂问题的关键环节,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技术方案和研究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并能正确收集、整理实验数据。

4.3 能够对实验过程中获取的数据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做出合理的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分析得到有效结论。

5.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相关生物科学实践活动对环境、资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5.1理解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了解国家、地方及行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5.2正确认识和理解生物产业的三废处理等实践活动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影响,能够做出合理的评价,并在生产过程中贯彻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6.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6.1具有健康的体格和多元化的个人素养,具有团队意识,明确个人角色分工,能够根据团队需要顺利完成个体任务与责任。

6.2具备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理解团队中不同成员担当的责任和作用,维护团队意识,能与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展开有效合作。

6.3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指挥和领导团队高效开展工作。

7.沟通合作:具有沟通的能力、方法和技巧,能够就生物技术领域相关问题与业界同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能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具有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7.1 能够通过撰写论文、报告等技术文件的方式就生物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进行有效沟通。

7.2了解行业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热点,能查阅翻译相关外文专业文献,具备一定国际视野。

8.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8.1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到不断学习和探索以适应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性。

8.2 能够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对生物技术专业问题的理解、归纳总结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学制、学分与学位

基本学制为4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本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65.5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课142.5学分,选修课23学分。

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沧州师范学院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主要课程

课程设置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

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入学教育及军训、专业见习、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劳动教育等。



 

版权所有 沧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