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圆满完成2024级动植物野外实习教学工作
为贯彻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同学们对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认知,做好实习前思想与行动准备,2025年8月23日,生命科学学院于鲲鹏教学楼第一阶梯教室召开生命科学学院2025年学生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助力2024级学生动植物学野外实习活动的完成。本次大会由副书记路致远主持,院长王竹承、书记刘汝丰、副院长宋立立、2024级辅导员马馨洁老师、动植物实习专业指导教师李末、孟维悦、王君(大)、张亚楠老师出席,2024级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学生参加。


会议伊始,动植物学专业指导教师李末、王君(大)围绕实习,从标本采集规范、野外观察技巧到物种识别与标本制作任务指标,细致传授经验,筑牢专业基础。随后,刘汝丰书记指出野外实习是理论实践融合的契机与思政课堂,要求同学们服从管理、团结协作,兼顾安全与科学探索,践行生态保护责任。接着,王竹承院长强调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要求严格遵守规定、紧跟带队老师,指出实习是提升专业知识、展现学院素养的机会,预祝同学们提升能力、取得佳绩。最后,路致远副书记阐述实习目的意义,详细部署实习时间、分组及威海、青岛崂山等实习地的食宿行注意事项,强调实习也是团队精神的考验,鼓励同学们协作完成任务。


接着,2025年8月24日—30日,实习团队赴山东威海、崂山两地开展动植物学野外实训。170余名学生在王竹承院长和路致远副书记的带领下,将师生划分为两支实践队伍,一支赴崂山地区,一支赴威海地区开展实习工作;待首轮实习结束后,两队交换实践地点,启动交叉同步实习任务,拉开本次实践学习之旅的帷幕。在崂山地区,院长王竹承作出动员讲话。他指出,崂山北九水动植物资源丰富,尤其是植物与昆虫种类多样,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实地条件,积极采集标本、积累专业知识。实习期间,团队每日按计划开展系统性实践活动:上午,全体同学在崂山北九水开展野外标本采集工作;下午,分两组同步进行标本制作实训,其中植物标本制作由张亚楠、王君(大)老师指导,昆虫标本制作由李末、孟维悦老师负责;晚间,在指定集合点组织新环境下的灯光诱捕活动,进一步拓展物种采集范围。在崂山实习阶段,同学们成果丰硕,成功采集到多种植物及昆虫标本,为后续学习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威海地区,指导教师向同学们介绍,当地海洋动物资源丰富且种类多样,鼓励大家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尽可能多地采集海洋动物标本,以深化对海洋生物的认知。在威海实习期间,各成员之间默契配合,团结互助,有序开展实践工作:上午,同学们从集合点统一出发,前往威海沿海滩开展海洋动物标本采集工作;晚间返回集合点后,集中进行标本制作与整理,确保采集成果得到妥善处理与保存。随后,同学们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前往沙滩开展实地考察,进行采集工作。此次考察中,同学们不仅认识了更多海洋动物种类、拓宽了专业视野、丰富了知识储备,更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践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8月30日,同学们安全抵达学校后,随即有序开展标本制作工作。大家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采集的动植物标本进行专业加工与精细处理,将其制作成形态完整、色泽鲜活的精美标本,充分展现了对自然探索的专注与对科学实践的严谨。在全体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努力下,本次动植物野外实习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圆满落下帷幕。此次野外实习既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强化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本领的重要性,也让大家真切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核心价值——唯有汇聚个体优势、凝聚团队合力,才能高效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为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